工業和信息化部最近發布實施的光纖到戶建設國家強制性標準,對將要實施的寬帶中國戰略來說,是一個創造環境的基礎政策。這個標準一方面可以降低光纖到戶的建設成本,另一方面為多家運營商平等接入創造了條件,保護了用戶的選擇權。通信行業可借此政策的東風,****提升小區駐地網的建設水平,并大力發展光通信技術。
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統計數據,截至2012年10月底,我國新增光纖到戶覆蓋家庭超過3900萬戶,提前超額完成全年3500萬戶的目標任務,全年光纖到戶覆蓋家庭累計已達8400萬戶。三大基礎電信企業加快了光網建設,中國移動光纖招標3400萬芯公里,同比增41%;中國聯通光纖招標3000萬芯公里,同比增114%;中國電信招標3000萬芯公里,同比增76%。
2013年,寬帶網絡的政策利好消息開始釋放,光纖光纜產業將再度迎來供不應求的局面,在駐地網,ODN產業規模迅速擴大,GPON/EPON集采規模擴大化并重點指向FTTH應用;在承載網,100G技術通過驗證并逐步進入商用。國內的光通信產業、市場規模都將獲得突破,引領全球光網絡市場的發展。對國內光通信、光纖線纜企業來說,就需要進一步提高光纖線纜技術含量和產品質量,加強光纖預制棒技術,提高拉纖、制纖水平;在關鍵的光器件上突破核心技術,從下游封裝商向上游核心芯片提供商發展,從而在政策利好、市場利好的較好發展環境中求得突破。